苏师大实〔2016〕1号 关于在校内遴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点的通知

时间:2016-07-04浏览:1523设置

江苏师范大学文件

 

苏师大实20161

 


关于在校内遴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培育点的通知

各学院、各相关单位:

经研究决定,在校内启动遴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培育点建设工作。请符合遴选条件的单位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根据办学定位、自身特色和优势,以利形成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工作中具有竞争优势,并按照要求积极做好组织申报工作。

一、遴选对象和数量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培育点申报对象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省级实践教育中心、省级综合训练中心),2016年计划遴选校内培育点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校内培育点申报对象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省级实践教育中心、省级综合训练中心),2016年计划遴选校内培育点1个。

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点建设内容

在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资源、管理和信息化等方面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点应具有:

(一)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协同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遵循实验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目标清晰、载体明确、评价科学的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建立以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重视基本规范的养成,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重视与科学前沿、工程实际和社会应用实践的密切联系。

(三)先进的实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重点实行以学生为本的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的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方式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相结合,虚拟仿真与真实体验相结合,基本规范养成、基础能力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

(四)先进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模式。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制定相应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工作。建设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年龄、职称、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团队。重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的选拔和使用,加大人员培养培训力度,拓宽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人员交流的途径。形成由学术带头人或高水平教授负责,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科研能力强,信息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

(五)先进的仪器设备配置和安全环境。实验仪器设备配置符合教学要求,体现学科专业特色,适应科技、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的变化与发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实验教学资源及仪器设备使用效益高,运行维护保障充分。环境、安全、环保符合国家规范,经常性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创造性地开展体现学科专业实验教学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实验教学文化建设。

(六)先进的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管理模式。坚持科学规划、资源整合、开放共享、高效管理原则,对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对实验教学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建设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心。理顺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体制,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建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实验、个性化学习的实验环境,建立健全评价与保障机制,完善并落实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创新对外交流与合作模式,利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人才和技术优势,建设校内外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育人条件。

(七)先进的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推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加强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建设普通实验教学、研究性实验教学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建立统一的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课程管理、师生交流、教学评价的信息化,实现实验内容、空间、时间、人员、仪器设备等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持续提高实验教学队伍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八)突出的建设成果与示范作用。实验教学中心特色鲜明,实验教学效果显著,建设成果丰富,受益面广,学生实验兴趣浓厚,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实践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培育点建设内容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的。

(一)建设任务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应充分体现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在涉及高危或极端的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高成本、高消耗、大型或综合训练等情况时,提供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开展资源、平台、队伍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形成持续服务实验教学、保证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的有机整体。

(二)建设内容

1.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充分体现学校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利用企业的开发实力和支持服务能力,系统整合学校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建设与应用软件共享虚拟实验、仪器共享虚拟实验和远程控制虚拟实验等优质教学资源,推动信息化条件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实践领域,降低成本和风险,开展绿色实验教学。支持鼓励自主创新和拥有自有知识产权。

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按照服务与资源相结合的原则,建设学校统一的具有开放性、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和共享平台,高效管理实验教学资源,全面提供搜索导航服务,及时发布资源应用信息,切实扩大资源影响力度,实现校内外、本地区及更大范围内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多学科专业、多学校和多地区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要。探索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建共管共享的新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支撑体系。

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技术、管理人员相结合,核心骨干人员相对稳定,年龄、职称、知识、能力结构合理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团队,形成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科研水平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队伍。

4.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体系。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充分使用和更大范围开放共享为目标,系统制定并有效实施保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经费使用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维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和反馈机制。

四、申报材料与遴选程序

请各单位根据建设内容要求,参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5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53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5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524号),结合自身优势、办学定位与学科专业特色,认真填写《江苏师范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点申请书》和《江苏师范大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培育点申请书》,于718日上午1100前,将申报材料纸质文本(九份)送交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实验室管理科;同时将电子文档发送至syglk@jsnu.edu.cn

学校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校内评审,择优遴选,进行培育。

联系人:张德祥、李晓鹏

联系电话:835002998299)、835002218221

附件:附件:遴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培育点相关材料.zip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201671

江苏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671日印发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编:221116